電話:0371-86637288
手機:13333814488(彭經理)
傳真:0371-86637188
E-mall:zzbgnhb365@163.com
網址:www.bgnhn.com
地址:鄭州市航海路第八大街口富田財富廣場3#2706
發布人:布谷鳥環保 發布時間:2021-03-10
3月10日,省生態環境廳舉行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今年前2個月重點工作進展情況。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朝軍主持發布會,河南日報、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等17家新聞媒體記者參加。
王朝軍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省生態環境廳3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我省2020年大氣、水和土壤攻堅成效、舉措和今年前2個月工作進展情況,以及我省宣傳貫徹《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相關情況。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周峰,水生態環境處二級調研員吳朝社,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劉書強,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趙杰。首先,我向大家通報2020年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020年我省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齊心協力,克難攻堅,圓滿完成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目標任務。經生態環境部審核認定,我省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空氣和水環境質量兩項指標綜合評價結果均為“優”;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均實現100%,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國前列;二氧化硫、氟氧化物、化學需氧量、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減排任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這些成績的取得,凝聚著各級黨委政府、各有關部門、各條戰線、社會各界廣大干部職工、人民群眾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接下來我們將加倍努力,繼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共同推動全省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取得新發展、邁上新臺階、創造新業績。
王朝軍 :下面,請大氣環境處、水生態環境處、土壤生態環境處、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負責同志分別發布有關情況。
大氣環境處處長周峰:我省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有關情況
2020年完成民生實事目標任務情況2020年省政府把“持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列為“河南省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近期,依據《河南省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核查認定實施辦法》,正式形成了核查認定結果:2020年,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等得到了顯著改善,PM2.5濃度52微克/立方米,與2019年相比下降11.9%,圓滿完成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目標任務。17個省轄市、濟源示范區、10個省直管縣(市)均圓滿完成2020年PM2.5年均濃度考核目標任務。其中,洛陽市、平頂山市、安陽市、信陽市、濟源示范區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6微克/立方米,鄭州市、三門峽市、駐馬店市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5微克/立方米,焦作市、南陽市、周口市、鄧州市、固始縣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4微克/立方米,新鄉市、許昌市、永城市、鹿邑縣、新蔡縣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3微克/立方米,開封市、鶴壁市、滑縣、長垣市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2微克/立方米,濮陽市、漯河市、商丘市、蘭考縣實際濃度值較目標值低1微克/立方米,鞏義市、汝州市實際濃度值與目標值低持平。
2021年以來重污染天氣管控情況
每年第一季度特別是1、2月份為我省氣象條件最差、全年污染最重的時段,針對我省第一季度的大氣環境特點,采取了以下污染管控措施。一是及時下達三項管控指標。依據國家下達我省第一季度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對各省轄市、濟源示范區環境空氣質量目標、大氣污染物日排放量和日用電量限值逐月分解下達管控指標,每月進行通報,充分發揮目標導向作用,夯實屬地責任。二是實施重點行業錯峰生產。印發《關于做好河南省水泥和磚瓦窯企業錯峰生產工作的通知》,對燒結類磚瓦窯和水泥熟料等重點行業企業實施錯峰生產,減少采暖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三是推進重點行業和時段污染管控。通過組織明查暗訪、利用科技手段監測監控等方式,督促各地抓好工業企業監管、散煤治理、煙花爆竹禁售禁放等措施落實,對1月份進入全國168城市排名后20名的城市逐一發督辦提醒函,督促落實責任,強化措施,確??諝赓|量持續改善。四是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及時啟動3次重污染天氣預警,重污染天氣預警期間加密分析研判,并綜合運用科技手段與督查暗訪相結合,督促各地落實各項管控要求。今年以來我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截至2月底,全省PM2.5濃度為78微克/立方米,為近年來最低,同比下降16.1%;優良天數32天,同比增加5天;重污染天數為6天,同比減少3天。8個京津冀通道城市、2個汾渭平原城市均提前完成國家下達的2021年1-3月秋冬季空氣質量改善目標。
全省春節、元宵節煙花爆竹禁售禁放情況春節、元宵節期間是我省煙花爆竹禁售禁放的重點時期。2021年春節、元宵節前夕,省領導分別對全省煙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作出批示,省政府先后召開省安委會全體會議和全省煙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對煙花爆竹的禁售禁放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專題部署,提出明確要求。春節、元宵節期間,省污染防治攻堅辦組織開展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環節的空氣質量監測、“藍天衛士”監控和督查暗查活動,省安委辦部署開展全省清查“打非”行動。各地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省領導批示和會議精神,強化責任、突出重點、狠抓落實,煙花爆竹禁售禁放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是在春節、元宵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高峰期,全省100個國控、251個省控及1804個鄉鎮共計2155個空氣站點位空氣質量指標無一出現“爆表”現象。而2019年春節未開展全域禁放時,全省有22個縣(市、區)出現“爆表”。
二是傳統煙花爆竹燃放高峰期與未燃放煙花爆竹時段相比,全省未出現因煙花爆竹導致的污染升級現象,全省PM2.5、SO2濃度整體趨勢相對平穩;我省PM2.5組分觀測中的鉀離子(表征煙花爆竹燃放的主要表征因子)濃度普遍低于相鄰省份2+26城市,禁售禁放效果顯著。
三是PM2.5小時濃度為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的城市大幅度減少,春節期間與2020年、2019年春節期間相比,小時為重度污染及以上污染水平的城市分別減少11個和9個;元宵節期間與2020年、2019年相比,分別減少5個和65個。
水生態環境處二級調研員吳朝社: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有關情況
2020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情況一是超額完成國家水環境質量目標。2020年,國家考核我省的94個水質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比例77.7%,無劣Ⅴ類水質斷面,超額完成國家目標任務。與水污染防治攻堅戰開打前的2016年相比,Ⅰ~Ⅲ類水質斷面增加19個,增加20.3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減少12個,減少12.8個百分點;2020年,全省地表水責任目標斷面主要污染物COD、氨氮、總磷分別為:15.8mg/L、0.30mg/L、0.095mg/L,比2016年分別下降18.1%、68.4%、55.2%。二是飲用水水質安全得到保障。組織開展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全省完成65個省轄市級、168個縣級和1382個“千噸萬人”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或保護范圍的劃定、保護區標識標志的安裝和保護范圍內環境問題的整治任務,保障了飲水安全。三是圓滿完成省轄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任務。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是黨中央確定的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志性重大戰役之一。我廳高度重視,會同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了《河南省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實施方案》,列入國家整治清單的144處省轄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已全部完成整治任務。四是強力推動黃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加大金堤河、蟒河等污染較重支流的綜合整治,按照“一河一策”要求,制定并組織實施綜合治理。利用無人機對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建立入河排污口信息臺賬,嚴格落實“查、測、溯、治”四項要求。開展我省黃河流域水環境承載能力及水環境容量研究,為持續提升黃河流域水生態保護奠定基礎。2020年,黃河流域國家考核我省的18個水質斷面全部達標,其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17個。
水生態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近年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一線調研指導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省人大常委會開展“一法一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和《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條例》)貫徹落實情況專項執法檢查;省政協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調研和專題協商;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成員單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把河長制、四水同治、百城提質、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同水污染防治有機結合,強化協調聯動,形成工作合力,統籌推進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保護與修復,以往污染較重的許昌清潩河、平頂山湛河、漯河黑河、新鄉衛河等河流,水質得到顯著改善。
雖然,我省水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得到改善,且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但是,與人民群眾期盼和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還有不小差距,存在部分河流污染還比較重、斷面水質還不能穩定達標,部分城鎮污水管網還不完善、雨污分流還不徹底、污水處理能力還不能滿足需要。
2021年,我省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早日還給老百姓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景象。今年以來,重點做了以下幾個方面工作:一是高質量編制河南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在重點河湖深入調查分析,水生態環境治理、保護與修復對策研究等工作基礎上,堅持水資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態保護與修復統籌,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確保做成靶向精準、管用務實的規劃,目前已初步形成我省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草稿。二是統籌謀劃我省2021年水污染防治攻堅工作。2021年,是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為深入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起草編制了《河南省2021年水污染防治攻堅戰實施方案》,目前正在征求各省轄市及有關單位意見。三是持續開展市縣水質排名和生態補償。印發1月全省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對水質較差的部分市縣人民政府進行警示;全省2021年1月支償水環境生態補償金776萬元、得補2930萬元。四是強化水環境風險防控。印發《關于做好2021年元旦及春節期間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密切關注河流水質,強化預警預報、聯防聯控、點源管理、應急值守和妥善處置,確保了全省“雙節”期間水質安全。
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劉書強: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有關情況
2020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完成情況
2020年,全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打好凈土保衛戰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全面開展地下水污水污染防治,“十三五”期間國家和省確定的目標任務圓滿完成。主要成效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土十條”各項任務圓滿收官。全面完成土壤污染狀況調查,摸清了我省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的污染底數。分類實施土壤污染源頭管控,嚴格控制重金屬污染和農業面源污染,加保未污染耕地保護。對耕地周邊5公里內的涉鎘等重點重金屬企業進行排查,通過提標改造、完善治污設施、消除污染源等方式整治220家,切斷重金屬進入農田的途徑。完成了全省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劃分,將我省農用地分為優先保護、安全利用、嚴格管控三類,依法實施分類管理,受污染耕地全部落實風險管控措施。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剛性落實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名錄制度,列入名錄的地塊不得作為住宅、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用地。經過三年攻堅,我省土壤環境質量保持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力管控,土壤污染防治體系基本完善。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雙雙實現了100%,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雙90%的約束性指標,重金屬排放量較2013年下降了12.5%,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減少12%的目標任務。
二是地下水環境持續保持穩定。以保護和改善地下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健全地下水污染防治體系,緊緊扭住“雙源”(集中式地下水型飲用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源),強化污染源頭防治和風險管控,對地下水實施分區管理、分類管控。全面完成7500多家加油站防滲改造任務,推進報廢礦井、鉆井、取水井排查登記和封井回填,實施一批地下水環境調查評估、封井回填項目。2020年,全省46個國家地下水考核點位水質級別保持穩定且極差比例為8.7%,遠低于國家控制目標23.9%。
三是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成效顯著。持續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十三五”累計整治行政村9682個,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8000個整治任務。整治過的村莊全部達到國家要求的四項指標,環境干凈整潔,面貌煥然一新,村民滿意度較高,垃圾亂堆、污水橫流等突出環境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堅持因地制宜,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155個涉農縣全部完成縣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推廣漯河市郾城區、鶴壁市鶴山區資源化利用治理污水模式。各地采取政策性銀行貸款、政府專項債等渠道多方籌措資金,積極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截至2020年底,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0%以上,較2018年年底提升了10個百分點。全省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排查活動,建立管理臺賬,1296條列入國家和省管控清單。濮陽縣、汝南縣、羅山縣三個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縣編制治理方案,先行開展治理工作。
2021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開展情況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我省建成“四個強省、一個高地、一個家園”現代化河南的起始之年。我們將鞏固攻堅成果,緊盯薄弱環節,以貫徹土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為主線,毫不懈怠地打好土壤和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持續管控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風險,保障人民群眾米袋子、菜籃子、水缸子安全,積極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生態強省和鄉村振興建設作出應有貢獻。當前,主要展開了四項工作:
一是開展典型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以項目為抓手,深入開展73小類外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調查、設施農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高背景區土壤調查、土壤生態調查、道地藥材基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為精準治土打下堅實基礎。
二是鞏固提升農村環境整治成效。對“十三五”期間整治村莊進行抽查核查,通過問題整治,補齊了短板弱項,進一步鞏固提升了村莊整治成效。積極推進鄉村建設,2021年全省計劃完成新增800個村莊整治任務,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33%以上。
三是有序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采取“拉條掛賬,逐一銷號”的辦法,2021年完成全省1296條黑臭水體中國家清單10%的治理任務。鼓勵支持有關地市積極申報國家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示范市,在治理模式、組織領導、長效機制等方面探索經驗。
四是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監督指導。堅持系統籌劃,制定實施方案,以化肥農藥減量增效為重點,在產糧油大縣和蔬菜大縣開展試點,探索建立完善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評估體系。
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處處長趙杰:我省貫徹落實《排污許可管理條例》相關情況
2021年1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736號國務院令,公布《排污許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為了更好地貫徹落實《條例》,今天我將主要介紹三個方面:一是《條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二是《條例》實施后,排污單位如何落實主體責任,三是我省宣傳貫徹《條例》的情況?!稐l例》出臺的背景和主要內容
實施排污許可證制度是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2015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盡快在全國范圍建立統一公平、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2016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國辦發〔2016〕81號)提出,將排污許可制建設成為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的核心制度,作為企業守法、部門執法、社會監督的依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要求,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體系。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黨中央把排污許可制定位為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核心制度,凸顯了這項制度的極端重要性。
《條例》分六章共計51條,包括總則、申請與審批、排污管理、監督檢查、法律責任和附則,從明確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范圍和管理類別、規范申請與審批排污許可證的程序、加強排污管理、嚴格監督檢查、強化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排污許可管理工作予以規范?!稐l例》明確規定,實行排污許可管理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排污單位),應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或者填報排污登記表并按證排污,違反規定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排污單位如何落實主體責任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省共核發排污許可證20331張,對應發證但暫不具備條件的1341家固定污染源下達排污限期整改通知書,10.59萬家污染物排放量小的固定污染源填報了排污登記表。對于這些排污單位來說,在申請取得排污許可證或填報了排污登記表后。如何落實主體責任是社會廣泛關注的問題。一是排污單位應按照限定的排放口、排放去向、排放濃度、排放總量等實施排污行為。二是排污單位應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和有關標準規范開展自行監測,保存原始監測記錄,對自行監測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實行排污許可重點管理的排污單位還應當安裝、使用、維護污染物排放自動監測設備,并與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監控設備聯網。三是排污單位應當建立環境管理臺賬記錄制度,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的格式、內容和頻次要求,如實記錄主要生產設施和污染防治設施運行情況,以及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量等。四是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規定內容、頻次和時間要求,向審批部門提交排污許可證執行報告,如實報告污染物排放行為、排放濃度、排放量等。五是排污單位應當按照排污許可證的規定,如實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公開污染物排放信息。
我省宣傳貫徹《條例》的情況
為推動《條例》貫徹實施,全面規范和完善排污許可管理工作,強化排污單位持證守法意識,我省通過多種途徑開展了《條例》宣貫培訓工作。一是充分運用媒體平臺廣泛宣傳。2021年2月26日,《河南日報》刊發我省宣傳排污許可的專題文章,就《條例》實施后,排污單位如何落實主體責任、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如何依證監管等進行了政策解讀。3月1日,《中國環境報》予以轉載,截至3月8日,該宣傳文章的點擊量已達18.4萬。二是向排污單位致公開信。2021年3月1日,在《條例》實施當日,省生態環境廳通過廳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多渠道向全省排污單位致公開信,提醒排污單位認真履行排污許可法定義務,主動承擔污染防治主體責任,對排污單位未履行持證排污、按證排污及證后相應責任和義務的,明確告知將按照《條例》相關規定進行處罰;為便于排污單位咨詢了解,還公布了全省各省轄市(示范區)、省直管縣(市)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排污許可咨詢服務熱線。為進一步做好對排污單位的告知服務,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將公開信紙質件送達至轄區內的每家排污單位。三是舉辦專題培訓。2021年2月5日,省生態環境廳在第21次企業服務日開展“排污許可證后管理”專題視頻直播培訓,邀請生態環境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排污許可技術部有關負責人線上授課,介紹了我國排污許可制的頂層設計思路和制度建設情況、目前排污許可制的實施進展,就回應排污單位如何落實好排污許可證后管理的訴求,結合案例詳細講解了排污許可管理的各項規定。直播當日,全省9.7萬余名企業代表及社會各界有關人士上線參加了培訓。各地生態環境部門也結合本轄區內排污單位實際,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貫工作。
下一步,省生態環境廳將按照《條例》要求,持續開展排污許可證執法檢查工作,強化依證監管,加大對違法行為的查處,對發現的無證排污、不按證排污、逃避監管等行為依法予以嚴厲打擊,對排污單位日常管理中不按期提交執行報告、不開展自行監測等不規范行為予以處罰。在這里,我們也給所有企業家提醒一下,希望你們盡快組織學習《條例》內容,對企業自身排污行為和證后落實情況進行自查,如果有問題,就盡快完成整改,做到依法排污和依證排污。
全國已經構建了排污許可信息平臺,為公眾獲取企業排污信息提供了集中、統一、穩定、權威的渠道。在“全國排污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上,人人都可以查詢、獲取信息。歡迎廣大群眾、媒體通過排污單位公開的環境信息,主動監督各排污單位的守法情況,提高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的透明度,協助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共同做好固定污染源的環境監管工作。
王朝軍:感謝各位的發布。新聞界的朋友們,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參與,在此,希望各新聞媒體能夠關注“河南環境”兩微三號持續更新的生態環境信息,宣傳報道好全省上下奮力推進污染防治攻堅的生動實踐和積極成效,引導公眾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形成良好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為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河南鼓與呼。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需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發布會結束之后,請與宣教中心聯系。
謝謝大家!